最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布了一则音讯,证明中俄管道走哈萨克斯坦的方案,被中方婉拒了。
我国驻俄大使张汉晖表明,俄罗斯向我国供给天然气的“西伯利亚力气-2”管道,当时的道路还没有确认,但经由哈萨克斯坦,向我国运送俄罗斯天然气的方案“并不实际”。
原因也很简单,之前中哈两国的天然气协作十分炽热,可以说哈国能运多少,我国就要多少。这也代表着,现在哈国的天然气管道现已是满负荷工作,无法再承载更多对华运送的使命了。
所以,假如中俄管道想要走哈萨克斯坦,就必须从头建立新的运送管道,这就会带来更高的本钱,花费更长的时刻,前面谈好的全部,大概率又要推倒重来。
在中方排除去哈萨克斯坦这个选项之后,一向望穿秋水的蒙古国,也收到了一个好音讯。
张汉晖大使泄漏,中方挑选其实有两个,一个是不寻觅第三方,经过中俄之间的现有管道直输天然气,另一个便是走蒙古国。
事实上,中俄一开始找的协作方便是蒙古国,可是蒙方那时分反而端起了架子,不仅在价格这一块没跟中俄谈拢,还搞起了“第三邦邻”的方案,为了接近美国,乃至撕毁跟我国的煤炭协议。
这种情绪和做法,无疑让最不应成为问题的管道安全,成了中俄最大的顾忌,一朝一夕,相关商洽也就冷淡了下来。而当中俄哈方案协作的音讯呈现后,预备囤积居奇的蒙方直接急了,希望中俄能再给个时机。
或许有人不解,已然中俄之间有直达的天然气管道,为什么还要纠结找不找第三方呢?这便是运送本钱的问题了。
从地图上看,管道要是走蒙古国的话,旅程是最短的,哪怕付个过路费,得到的利益其实也比直输要高。
并且,拉上蒙古国协作,有利于加强中俄蒙之间的友好联系,特别俄罗斯由于乌克兰问题,跟欧洲现已撕破了脸,更需求撮合四周的国家,安稳本身的局势。
不过,哈萨克斯坦的动力现状,俄罗斯这边应该也知道,但其之前仍是选放出音讯,营造出一副要让哈国替代协作的姿势,恐怕便是在对蒙古国施压,给其营造出一种紧迫感。
不得不说,这种方法其实仍是很有用的,2月份的时分,蒙方自动上门,同中方签订了一个“三位一体”的协作项目,包括跨境铁路、煤炭交易以及煤矿出产,借此展示与华重归于好的决计。
现在,蒙古国重回中俄管道的商洽正轨,阐明三方在阅历那些不快之后,现已决议逐渐加强信赖。
希望这一次,蒙方不会再孤负中俄的希望,假如这次协作达到,信任三国的联系也会变得更严密。
作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蒙古国应该将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变成促进本身开展的优势,而不是引狼入室,徒增祸端。好在当下,该国也算是觉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