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业务范围

特写:澳门“土地诞”里的文明传承

来源:ob真人    发布时间:2025-03-03 07:00:02

  澳门每年阴历二月初二是“土地诞”,民间崇奉土地公,请求风调雨顺、家宅安全、财运亨通。

  2.土地诞庆祝活动包含神功戏、醒狮献瑞、分切祈福金猪等,有条件的土地庙会从阴历正月三十庆祝至二月初五。

  3.雀仔园福德祠土地庙是澳门香火最旺的古刹之一,2017年土地信俗被列入澳门非物质文明遗产清单。

  4.除此之外,澳门公共土地神坛多达百余个,家宅和商铺门前供奉的土地神位之多难以计数。

  5.林发钦以为,澳门土地公崇拜是中华文明的现代传承,表现了朴素中华民间文明在澳门的日常表现。

  初来澳门的人假如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巨细商铺门前一角大都安放有一个小小的神龛。其内不只奉有香烛,还恭顺摆放着各式祭品,从鲜花果品到饼干、可乐、红酒等不胜枚举。

  从龛内供奉的“门口土地财神”牌位可知,这是澳门民间传承已久的土地信俗。澳门邻居信任,土地公能够护佑风调雨顺、家宅安全、财运亨通,是最接地气的神仙。

  每年阴历二月初二是“土地诞”。在澳门,规划较大的土地庙周边会挂上灯笼、彩旗,有的还会立起传统竹木扎成的大型花牌。

  据了解,通过多年传承,澳门“土地诞”已构成相对固定的道贺典礼。从神功戏摆开系列活动帷幕,到“醒狮献瑞”、分切祈福金猪,再到举行宴席等,有条件的土地庙会从阴历正月三十庆祝至二月初五。

  未到土地庙,愉快的唢呐声已中听。3月1日适逢“土地诞”的正日子,记者观赏坐落澳门半岛的雀仔园福德祠土地庙时,张灯结彩的道路旁早早聚起许多邻居和翘首以盼的游客。

  庙旁一侧,恭贺的花篮一字排开,酬神的金猪也已规整堆放。敲锣打鼓的醒狮队不时路过,人们不谋而合停步,将手机和相机高高举起,记录下热烈现象。

  吉时到,贺诞典礼依序开端。人们期待已久的自然是重头戏“醒狮献瑞”。只见金狮从戏台移至庙前,一时跟着昂扬的锣鼓声跃至高处、扬起脑袋,一时和着渐弱的鼓点爬行在地。

  据了解,为了紧跟潮流,当日舞的是一出“哪吒闹海”。舞狮往后,就是分切福肉,涵义将祝愿同所有人共享。

  “我第一次知道土地信俗,特别是今日的贺诞活动,很震慑。”瑞士游客丽贝卡·弗里德利感叹澳门是个“美妙的当地”,东西方文明在此相辅相成,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2017年土地信俗被列入澳门非物质文明遗产清单,2021年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雀仔园福德祠土地庙1886年由别处迁建于此,是澳门香火最旺的古刹之一,其值理睬也是澳门土地信俗项目的维护单位。

  雀仔园福德祠土地庙值理睬会长罗盛宗介绍,通过多年开展,“土地诞”已有不少改变。除了愈加注重同年轻一代的联络,道贺活动也日渐成为老邻居、老朋友欢聚一堂的重要渠道。

  澳门不大,只要33.3平方公里,但在这片土地上有近10所供奉土地公的古刹,公共土地神坛多达百余个,家宅和商铺门前供奉的土地神位之多更难以计数。

  “在绵长的文明传承过程中,澳门土地信俗特征明显,具有广泛的集体认同根底,构成了增强民族认同与归属认识的文明标志符号。”澳门理工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林发钦以为,透过澳门的土地公崇拜,能够一窥中华文明的现代传承。

  舞狮部队进庙绕行一周,随后在邻近街巷的店肆采青(传统舞狮的一个环节)。跟着舞狮的脱离,当日道贺典礼也渐入结尾。伴着歌声,不少年岁已高的邻居邻居仍留在戏台前,等候好戏鸣锣开场。

  提起澳门信俗,或许人们第一时间会想到妈祖。但行走在澳门街边,不经意闪过的小小土地神龛会提示你,相同连绵已久的土地信俗,是朴素中华民间文明在这里的日常表现,也是澳门邻居祈福安居乐业、喜乐吉祥的生动展示。(完)